社区一老一小项目申请书

0 去试试创业网

尊敬的审批部门:

我代表我们的社区,向您提交关于“一老一小”项目的申请书。我们深感社区内老年人和儿童的需求日益增加,为更好地服务社区,我们计划启动这个项目,以改善和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项目名称:“一老一小”关怀计划

项目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中的老年人口比例逐渐增加,他们的生活照顾和精神陪伴成为重要的问题。同时,社区中的儿童,尤其是单亲家庭或者双职工家庭的孩子,也需要更多的关心和教育指导。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计划启动“一老一小”项目,旨在为社区的老年人和儿童提供更全面、更贴心的服务。

项目内容: 1. 老年人服务:我们将组织定期的健康讲座,定期义诊,以及设立老年人活动中心,提供阅读、手工制作等活动,丰富他们的生活。 2. 儿童服务:我们将开展课后辅导班,提供安全的玩耍环境,同时也会定期组织亲子活动,增进家长与孩子的感情。 3. “一老一小”互动活动:我们将组织老年人与儿童的互动活动,如故事分享、手工制作等,不仅可以帮助老年人感到被需要,也可以让儿童学习到尊重和关爱。

项目预算: 我们已经初步制定了项目的预算,包括人员工资、活动材料、设备购置和维护等费用。我们希望能得到您的资金支持,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我们深信,这个项目不仅能改善社区老年人和儿童的生活,也能提升整个社区的生活质量。我们期待您的审批,让我们一起为社区的“一老一小”创造一个更加温暖、和谐的环境。

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我们的申请,期待您的回复。

此致, 敬礼

[您的名字] [您的职位] [社区名称] [日期]

创新方案:让幸福稳定“一老一小”

同时,这个社区综合体也为老人和孩子提供了交流互动的机会,让老人们可以更加愉悦地度过晚年,让孩子们也可以感受到老人们的爱意和关怀。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一老一小”共建社区综合体的做法,这种新思路不仅为老幼照顾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更是为社区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打通社会资本进出通道,优化营商环境,明确各方职责,为老幼共建社区综合体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如何解决养老和托育两大难题?成都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好提出了建设老幼复合型社区综合体的方案。在这种社区,老人和孩子的生活、学习区域在空间上相对独立,户外公共设施空间则由老幼群体完全或部分共享。这种“一体化”解决方案可以统筹解决养老和托育两大难题,实现优质服务便利可及。实践中,锦城社区综合体尝试运用智能化方式做好养老托育服务,织密养老托育服务网。

今年,白杨街道继续在“一老一小”服务上发力,目前已开展试点移动式助餐车,出台街道老年助餐服务补贴实施办法;开设1个街道级婴幼儿成长驿站和2个社区级驿站;推出“守护天使”“幸福助浴”等五大慈善项目。此外,凌云社区等2个社区完成“一老一小”服务阵地的装修工程;云涛联合社区等4个社区开展首批智能终端安装工作;伊萨卡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电梯加装工程。“接下来,白杨街道将坚持‘民呼我为’,构建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服务体系,用心用情托起‘一老一小’稳稳的幸福。”白杨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郑阿姨的经历,也是白杨街道立足外来人口集聚的特点,全力打造“钱塘幸福里·美好白杨家”的缩影——目前,白杨街道共有17家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通过星级评定,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4家;辖区有东区*群服务中心等3家杭州市示范型婴幼儿成长驿站以及2家基础型成长驿站。

社区一老一小项目申请书

以郑阿姨为例,早上她可以把2岁的孙女带到婴幼儿活动区参加活动,自己则可以在隔壁的活动区享受书画、手工、插花等文化娱乐10种创业小生意图片,还可以接受社区医生的健康指导,实现老幼共学同乐。到了午餐时间,她可以到边上的老年食堂买饭用餐。“60岁到79岁的老人,还可以享受8折优惠呢!”郑阿姨笑着说。

作为一个成立不到4年的年轻社区,云邸社区是一个典型的“新杭州人”集聚的社区,辖区常住人口达9000余人。其中,0至3岁婴幼儿近400人、60周岁以上居民超800人。“上有老、下有小”不仅是幸福生活的写照,也是辖区居民面对的现实难题。结合辖区“一老一小”群体的特色,社区引入第三方养老机构和婴幼儿照护托育服务机构,通过整合现有空间和资源,进一步夯实“15分钟老幼生活圈”。

本报讯(记者 史俊杰 钱塘微融圈 石徐帅 朱敏)“以前带孙女只能逛小区、遛马路,现在社区开设了这个好地方,孙女有老师照顾,我能学知识,吃饭也方便,真的太好了!”昨天,家住钱塘区白杨街道云邸社区的郑明鲜阿姨感慨地说道。郑阿姨提到的这个“好地方”,就是云邸社区最近投用的“一老一小”服务综合体。今年下半年,该社区通过新建、统筹社区配套用房,相继打造了集居家养老照料服务中心、婴幼儿成长驿站和老年食堂功能于一体的“一老一小”服务综合体,擦亮民生共富底色。

●编制实施方案。各省市成立“一老一小”优养驿站建设工作专班,要组织本地区试点城市(区)编制实施方案,明确试点目标、试点内容、重点项目、实施时序和保障措施。

现在全社会都十分重视每个家庭存在的“一老一小”的困难,百家城市的**发起的优养驿站建设的公益设计活动,已形成巨大的社会发动优势。

如在三年内建成了百城万站,数据平台化运作的实现就有了保障,平台运营以物联网为基础,实行优养产业化、金融产品思维服务细化、资产证券化、管理专业化。重视联营,重视双赢。

以开放的心态,广纳各行各业的优势资源及排头兵。百城万站采取政府、企业、市场联动,形成全国一盘好棋。收集的刚需数据是根基,树立优养驿站最优品牌是关键,做好系列标准决定工作品质的细节,开展全方位联动,组织志同道合的团队决定成功的未来。

2021年至2025年,国家投资8000亿元,启动全国老旧小区改造,对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与托儿所的设施完善提出了明确要求。如何用好千亿资金,拉动万亿资金的新消费蓝海,就要借势、顺势而为。因此,百城万站的改、扩、新建成了重中之重。两报从大局出发,组织调研报道,助推各地住建委积极参加百城试点,深入了解各地优养驿站的现状,制定专注优养,促进政策联动,形成新产业服务闭环,促和顺中国美满,通过智慧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管理和标准化、专业化、人性化的全过程服务,实现代忙碌儿女尽责,为*和政府分忧,同时解放中青年的生产力,是让三方共赢,产业投资人获益的重大使命。

“一老一小”驿站的统一名称为中国优养驿站(XX)区域站。我们已委托三家公司完成旗下各小区建筑面积由600至2200平方米优养驿站的图纸设计工作。要求力争符合民族特色、小区特色的外立面造型,具有智能化、科技化、适老化、适幼化的特点,以促进加快推动国家13部委优养驿站“试点小区”在社区试点落地工作,可供有关部门参考。

《关于开展城市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的建议》的“优养驿站”试点小区,获得相关政策支持及专项资金支持:①国家财政配置 ②省财政配置 ③市财政配置④也可社会市场化运作完成基建与运营。相关调研事项反馈如下:

社区优养驿站,蕴含着中国传统的关爱文化,被公认为既是一项公益事业,但同时也是一个看得见未来的蓝海产业。通过此次样本调查,我们引发的思考,希望能成为助推中国的“一老一小”产业发展,解决亿万家庭真实需求的数据引擎。

针对这样的局面,人民政协报、中国房地产报倡议在全国建立起“权威的优养驿站统筹集团”。全国性央企牵头地方国企及市场化公司共同组建。对此,所有被调查小区的开发企业和物业公司也都给出了“希望未来的优养驿站能全国一盘棋,统筹运营”的需求和建议。统筹的内容,包括品牌、平台和管理,希望能够建立统一的标准模版,为老人提供有保障和持续性的优质服务。

目前,我国的社区优养驿站或类似此类产业部分是当地政府补贴,企业运营,但根据之前的市场调查,除了上海、江浙等经济发达的城市外,包括北京在内的大多数企业都处在运营持平甚至亏损的状态。之前在北京首开寸草养老机构实地调研时,该机构负责人曾表示:“缺乏统一标准,规模化不够和房租太高”是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

此次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社区内老年人没有享受社区养护服务的原因,56.5%的被调查者表示是因为社区没有提供这样的服务。之所以没有这项服务,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其实,很多小区没有设立养老驿站,主要是因为没有专业的运营公司,也没有标准化的运营模式和服务内容,不会做、不敢做。”

优养驿站究竟该建多大?对此,调查中60.9%的小区均给出了比例建议:按照小区整体建筑面积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建设优养驿站。这一比例是参照了小区物业用房的国家规定,从科学性上说也更能满足住户老年人及婴幼儿的实际需求。

要提供这么多的服务内容,就决定了优养驿站的物业空间不能太小。在《关于开展城市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具备条件的小区可以建设一个不小于350平方米的养老驿站(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一个婴儿托管幼儿园。这是一个基础数值,那么优养驿站应该建多大?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样本小区中,30%选择基础数值即建设350平方米的优养驿站,17%的小区希望建设650平方米左右的专项物业,53%的小区建议优养驿站的面积扩容到1200平方米以上。

据了解,2021年4月,北京市公布了2021年首批老旧小区的改造名单以及改造内容,优养驿站被列入“六治七补三规范”中“菜单式”改造内容的自选项。但面对社区供给和居民需求的严重矛盾,我们是否应该完全定位,将这个自选项调整为公共财务投入的基础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老旧小区补上“一老一小服务”的短板,才能真正为亿万家庭解决后顾之忧。

被调查的家庭中青年与老人对于建设优养驿站的需求十分迫切。调查结果显示,所有被调查家庭都愿意付费接受优养驿站的各项服务,且每月可支付的费用平均超过1500元。由此可见,在家庭层面上,解决一人失能全家失衡,一个婴儿的照料牵动全家,已成为全社会机制需要的必须有的硬性配套,优养驿站的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同时,调查结果显示:根据目前小区物业用房的实际情况,22%的小区可以将原有的其他物业用房改建为优养驿站,9%的小区希望在原有老年人活动中心的基础上进行扩建;而69%的小区则需要新建优养驿站。

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优养驿站是社区名副其实的“短板工程”。24个小区中仅有1个小区设有优养驿站且能够提供部分老年人日间照料的服务;完全没有规划的小区数量为10个;7个小区为健康老人设置了活动中心,但无老人日间照料服务;更有甚者,有5个小区虽然规划建设时已经预留了优养驿站的物业用房,但却被另作他用。

截止到11月8日,首批样本已全部完成问卷回收。首轮调查覆盖了北京市、天津市、广东省、河南省、辽宁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福建省、甘肃省、湖北省、重庆市、江苏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共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下辖的24个城市的41个符合5000人以上老旧小区改造条件的大型社区,被调查对象共计164423个家庭。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全国社区“一老一小”群体对于优养驿站建设和服务方面的需求,更好地助推这一事业的发展,从2021年1月开始,人民政协报、中国房地产报联合发起了“中国优养驿站建设及服务需求的全国样本调查”,旨在为中国优养驿站的统筹建设提供更科学、更严谨的市场参考依据。

根据预测,2025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数量将突破2.1亿,到205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有望达到3.8亿。报告认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营造良好的老年友好居住氛围,需要构建覆盖住宅、室外环境、社区配套三个层面的软性、硬性环境建设。第一,围绕“增量开发、存量改造”建设舒适安全的老年居住空间;第二,完善设施配套,公共财政投入建造驿站,建立标准化、系统化的体系成为必须做好的规定工作,打造老年友好社区生活圈;第三,以需求为导向,完善社区支持、健康服务等软性配套。

近年来,老年人对社区老龄服务项目需求较大,紧急呼叫、走失定位、陪同出行、居家特护服务占比最高。然而,当前社区老龄服务体制不健全,各项服务项目配置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并不匹配。其中57%的老年人表示社区没有提供走失定位的服务,55.1%的老年人表示社区没有提供陪同出行、居家特护的服务。老年人对社区医疗服务需求也较为强烈,健康监测、病后居家康复是老年群体最希望配置的社区医疗服务项目,其次是送医拿药和家庭医生。

居家养老仍是中国老年人首选。报告显示,44.5%老年人倾向住在普通居民小区,他们能够从社区参与中获得最大化养老需求和心理满足。而高龄老年人对专业养老服务的需求更高,他们更需要专业化的服务与照料,在80岁及以上高龄群体中33.2%倾向于住在专业养老公寓。

在“分钟城”系列专题之老年社区的调研中显示,老年人出行频率并不低,户外活动占比最高,老年人对社区医疗服务项目的需求强烈,包括健康监测、送医拿药、家庭医生等。

由于身体机能老化、活动能力与活动范围受限,老年人对于社区内部和周边环境、设施配套需求更加突出,其中户外锻炼、坐着聊天和买菜购物是老年人日常在社区的高频活动。

8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约15%现居房屋房龄达到40年。在老年人看来,老房子虽有不便,但相较搬家所需成本和面临新环境风险挑战想做点小生意还怕失败,他们更愿意惯性依赖;长久的生活习惯与周围邻里的密切关系也是一大原因。

“独居”成为老年人常态,越来越多老年人开始从被动独居走向主动独居,家庭结构一再趋于小型化与核心化。65.5%的老年人独立居住(一个人居住或与配偶同住),与子女同住比例逐渐下降,即使在80岁及以上高龄群体中,独立居住占比仍高达48%。

前不久,贝壳研究院发布《2021社区居家养老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告》,该报告聚焦于中国老年人口居住状况,通过对老年人抽样调查,从养老居住负担、老年人居住现状、需求与痛点等方面刻画老年人居住情况,深度解析了老年人居住社区的硬件配套需求。

同样在近期,沈阳市发布《关于印发2021年沈阳市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将完善养老托育服务体系、扩大养老托育服务供给、打造融合开放的发展环境、完善依法高效的监管服务。

一、政策好,需强力推进,专班落实。全国社区“一老一小”优养驿站建设:各部委政策支持方向日渐明确,但是落实办好此事需要市级专班综合协调才能真正实现

目前,推动中国优养驿站试点先行工作已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大优势。由人民政协报、中国房地产报携手全国百个城市、百家地方**、百强房企、百强物业、知名医疗及康养机构等联合发起“中国优养驿站统筹建设推进调研”,旨在推动*体与政协委员在建言资政、凝聚共识中的联动作用,推动探索理论实践创新与制度创新,推动全国涉足“一老一小”服务行业的实体驿站建设落地,为中青年解忧排难,推进国内“一老一小”服务业及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探索新的消费热点,扩大社会就业面,既能解中青年之忧,又能促进刚需服务经济的实现,构建国内大循环。因此,将优养驿站建设的自选项调整为公共投入的基础项是重中之重的大事。

为了进一步推动解决全国“一老一小”群体所面临的“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的社会性难题,将难事办好,把好事办实,我们通过10个月调查研究发现:养老中最难啃的骨头,是一人失能,全家失衡。中青年一代的日常工作受到极大地影响,他们具体的急难盼,影响每一天生活。如何用机制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如何把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办好?

专题: 农村传创业   农村创业.   农村创业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