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县农村致富小项目

0 去试试创业网

鄄城县位于山东省,其农业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适合发展的小项目主要包括:

1. 果蔬种植:因其地理位置适宜,可以种植蔬菜、水果如苹果、梨、桃、樱桃等,或者种植特色蔬菜如大蒜、生姜、辣椒等。通过现代化农业技术,如温室种植、有机种植等,提高产量和品质。

2. 农家乐: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传统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开设农家乐、民宿,提供采摘、餐饮、娱乐等服务。

3. 手工艺品制作:鄄城县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剪纸、木版画等,可以引导农民进行手工艺品制作,如工艺品销售、体验课程等。

4. 养殖业:比如养殖土鸡、土猪、蛋鸡等,或者种植中草药、食用菌等,这些都是市场有需求且附加值高的产业。

5. 农业电商:利用互联网平台,将农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收入。

6. 生态农业观光: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建设农业生态园,开展观光采摘活动,如葡萄园、草莓园等。

7. 农业合作社:整合资源,发展农业合作社,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效益。

以上只是一些基本的建议,具体项目还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市场趋势来确定。

在田楼村鄄城鑫晖纺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同样一片繁忙。该公司是李进士堂镇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产业园的主导项目,项目投资3000万元,占地33亩,建设标准化生产车间2座,引进德国进口特吕并条机、苏拉梳棉机等纺纱高技术设备8台。项目投产后年产气流纺4800吨,年产值1.2亿元,税收4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80余个,增加村集体收入38.1万元。有效带动了地方产业发展,实现了群众就业增收,为片区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村民加入为企业解决了用工难题,知名企业入驻农村促进本地服装产业做大做强,也为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提供良机。近年来,李进士堂镇围绕产业兴旺,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

“项目全部投产后,年可实现产值7000万元左右,缴纳税收100万元左右,年新增村集体收入24万元,为周边群众提供就近、家门口就业岗位180余个,人均月工资可达到4000元左右。”阅饰服装公司负责人王飞说。

鄄城县农村致富小项目

2022年,该镇利用中央扶持资金300万元,建成面积3200平方米的标准化生产车间1座。目前阅饰服装公司已入驻该车间,主要承接国内大品牌服装来料制作及私人定制42岁创业做小生意怎么样,并利用抖音、快手、天猫各大电商平台发展线上直销。

“工资比较稳定,每月4000元左右。在这里上班最舒心的就是既能照顾老人和孩子,又有一份稳定收入补贴家用,挺好。”刘玉梅说。

6月2日,在鄄城县李进士堂镇小辛庄村阅饰服装纺织车间内,百余名工人正在熟练操作机器,有序配合赶制新款服饰订单。“田楼村合并小辛庄行政村以后,就有了这个服装厂。因为就在家门口,所以村里许多人都在这里上班。”正在工作的田楼村村民刘玉梅告诉记者,在这里上班她感到很舒心。

文喜黄粉虫养殖场建成后,充分发挥其技术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帮助村里40余名困难群众解决就业难题,每人每年可增收3万余元,带动黄粉虫养殖专业户50户,户均年收入达15万元。

“现在有10多户村民在养殖基地养黄粉虫,我们都是无偿传授技术、帮忙找销路。我们两口子吃过的苦、走过的弯路,不能再让乡亲们走一遍了。” 徐爱雪朴实地说。

黄粉虫不仅成虫可带来经济效益,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蜕皮、虫沙、死虫均可以用来加工成喂养家禽、牲畜的饲料。黄粉虫的粪便市场价格大约是2000元/吨,光是粪便收入,就抵消了人工和水电成本。

“刚开始去了很多地方学习,但都没有学到真正的养殖技术。后来我们就自己买了点黄粉虫种苗试验,按照书上的介绍,一点点摸索着养。养殖初期因为成虫数量增多,繁殖量增大,蔬菜湿度和每盒用量都很难把握,导致黄粉虫生长周期混乱,造成了不小的损失。现在,我们有了经验,打眼一看就知道该不该喂食,用手一摸就知道该不该调温度了。”徐爱雪告诉记者,他们夫妻俩每天早上7点就来到基地查看黄粉虫的生长情况,然后指导工人进行喂养和烘干等工作。

“黄粉虫投资小、收益快、回收期短,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2021年,我们建了养殖场,引进种虫养殖,与养殖企业和加工企业达成合作意向,解决了后顾之忧,不愁没有销路。”徐爱雪说道。

王文喜和徐爱雪夫妻俩的黄粉虫养殖基地目前有8个温室大棚,每个棚内可养殖1万盒黄粉虫,干品月产量能达到40吨左右,年产值可达800万元。

黄粉虫俗称“面包虫”,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17种氨基酸。黄粉虫蛹是高档的菜肴,营养价值高,绿色无害,富含人体不可缺少的维生素。特别是经过加工处理的黄粉虫,口感、风味独特,是易于被消费者接受的一种食品。

4月12日,记者来到鄄城县引马镇申河口村的文喜黄粉虫养殖基地,一进门便有一股温热的麦糠气息扑面而来,只见一排排标准统一的盒子里爬满了密密麻麻的黄粉虫,它们通体晶莹透亮,在麸皮里上下翻爬,沙沙作响。

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快速进步、生产方式不断创新,郑营镇涌现出了一批像于高根一样的“新农人”,尽管他们的工作内容和“种地”密不可分,但是种植方式却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在这些“新农人”的努力下,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培育成型,稳步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农村出身的博士创业故事,更多“新农人”成为“兴农人”,担起带领一方乡邻勤劳致富的光荣使命。

近年来,于高根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依靠科技种田走上致富路。于高根积极参加县里举办的农业技术培训班,逐步掌握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种植技术。他今年种植的60多亩白菜,有天青60、天才80、秦白5号等四个品种,根据成熟度,错时销售。于高根介绍:“目前,栽了四样白菜,估计亩产在一万斤左右。”

眼下,鄄城县帅岭家庭农场蔬菜种植基地的大白菜郁郁葱葱,丰收在望。农场负责人——郑营镇杨胡同村村民于高根正给菜地浇水,力争夺取大丰收。

笔者在采访中得知,李昌国从2000年到2014年,一直在烟台龙口做葡萄、西瓜等水果生意。后来,李昌国利用多年在外打工所学经验返乡创业,大力发展葡萄等特色产业,走上致富路。目前,李昌国的葡萄大棚占地50多亩,现有巨峰、夏黑、魏可、紫甜、金黄绿五个葡萄品种。经过多年的不断学习和摸索,李昌国将葡萄产业发展得有声有色,把小葡萄变身乡土“致富果”,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也实现了群众在家门口就业的美好愿景。2021,他的家庭农场被评为省级示范场。

秋高气爽,瓜果飘香。在什集镇李楼村国畅家庭农场的塑料大棚里,一串串颗粒饱满、色泽鲜亮的葡萄挂在枝叶下。家庭农场负责人李昌国指着紫甜和金黄绿葡萄赞不绝口,这两个品种深受消费者喜欢。

近年来,引马镇张班庄村积极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实现村集体和群众双增收。2021年7月,张班庄村成立了鄄城县圭垚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今年,在张班庄村村党支部的支持下,鄄城县圭垚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利用土地租赁和土地入股的方式种植“椒艳”818辣椒500多亩。鄄城县圭垚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理事张卫民说:“我们圭垚合作社今年种植了五百多亩辣椒,效益好,产量也高,给张班庄村村民及周边村的群众带来了就业增收的机会。由于我们是订单销售,需求量很大,下一步准备扩大辣椒种植面积。”鄄城县圭垚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通过种植辣椒尝到甜头的村委会一班人,在支持合作社扩大辣椒种植面积的同时,支持发展贝贝南瓜等特色种植,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眼下,在鄄城县圭垚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椒艳”818辣椒种植基地,一个个外形光亮、颜色火红的小辣椒挂满枝头,长势喜人。工人们正在忙碌地为客商采摘辣椒。

专题: 农村版创业   去农村创业   拿农村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