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创业小项目有哪些地方

0 去试试创业网

凤阳,位于安徽省东部,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农业资源,以下是几个适合在当地创业的小项目建议:

1. 农业种植与加工:由于凤阳是农业大县,可以考虑种植特色农产品,如大蒜、生姜、玉米等,或者进行农产品加工,比如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

2. 乡村旅游:凤阳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以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如民宿、农家乐、历史文化体验等。

3. 龙虾养殖与餐饮:当地龙虾养殖业有一定规模,可以考虑从事小龙虾养殖或小龙虾餐饮服务。

4. 农业电商:利用互联网,发展农产品电商,将本地的特色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

5. 农业技术与服务:提供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农机服务等,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6. 创意农业:比如农业观光、农业教育、农业艺术等,利用创新思维吸引游客。

7. 手工艺品制作:凤阳有丰富的传统手工艺,比如剪纸、泥塑等,可以发展相关的手工艺品制作和销售。

8. 健康食品生产:利用本地的绿色资源,生产健康食品或保健品。

在选择项目时,需要结合自身的资源、市场前景、政策支持等因素进行全面考虑。

劳作中的曹兰昌面带微笑,边喂蛙边说:“稻蛙基地让我们贫困户一年四季都有活干,有钱挣,收入有了保证,感谢扶贫好政策,感谢稻蛙种养项目让我们走上脱贫致富路”。(出处:人民网 盛辉)

为了帮助农民脱贫致富,2018年该基地成立了就业扶贫车间,累计共吸纳镇周边村近百人在这里就业,其中扶贫户有15人,每人每天工资80到100元,主要从事蛙料的调配,青蛙的饲养及卫生清理、基地日常管护等工作。2019年,该基地每年还拿出新建100亩稻蛙基地项目投资的6%分给马山村村集体,村委每年再从这集体资金中拿出不低于50%的比例,分红给全村46户贫困户。现在,这里的15户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

凤阳创业小项目有哪些地方

“稻蛙联作养殖,是一种生态立体种养模式,养蛙为主,产稻为辅,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是一种能让农民快速增收致富的好项目。这里的水稻不使用任何农药和化肥,肥料主要来自青蛙的排泄物质,水稻是无公害、天然有机食品。而且,水稻在夏季可以起到含蓄水体、降低水温的作用,提高蛙苗的成活率,也给青蛙提供了天然的活动场地。所以,我们基地养的青蛙肉质好,营养价值高,有很好的药用保健功能,很受市场和消费者青睐。每年销售淡季每斤市场价大概能卖到25到30元,旺季也要15到20元一斤。田里的粳米每亩地可产300多斤,市场价可以卖到8到10元一斤,这样稻蛙联作可使每亩地多增收几千元。2019年,我们还给稻米注册了‘龙庆稻渔蛙大米’商标,推动稻米生产品牌化发展,稻蛙联作种养可以说是一箭双雕。”吴恩龙指着稻田激动地说。

2016年底、2017年、2018年农村小伙在电商创业视频,吴恩龙又分别流转40亩、70亩、100亩土地继续扩大养殖规模。现在吴恩龙的生态稻蛙养殖基地在整个滁州市,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效益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2015年底,创业伊始,吴恩龙流转了90亩土地,40亩用来养蛙,自己又跑到湖南学习3个月的养蛙技术,花了8万元学习蛙苗孵化技术,又花了20万元引进第一批蛙苗。

吴恩龙是土生土长的凤阳马山村人,1991年,刚满18岁的他便到沿海一带闯荡,由于学历低,又不懂技术、没经验,所以他干过瓦工,烧过锅炉,当过门卫……1994年,他回到家乡承包几百亩水湖,养殖贩卖鱼虾等水产品。201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湖南芷江县看到有养殖户在养青蛙,利润挺高,于是他决心开展养蛙项目。

“龙庆生态稻蛙养殖场是凤阳县特色养殖项目,这个项目成立于2016年,占地面积850余亩,其中稻蛙养殖基地250亩,总投资500多万元,主要养殖美国黑斑蛙。现在基地每年可产青蛙50多万斤,产值800多万元;每年产稻8万多斤,产值80多万元。稻蛙年总利润达360多万元。”基地负责人吴恩龙介绍说。

这些人大都是大溪河镇各村的农民,有不少还是扶贫户。他们从2016年就在这里上班,而且这里15户贫困户在近几年全都陆续脱了贫,走上致富路。

近日,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大溪河镇马山村一处稻田边,十几位农民头戴草帽,忙碌地穿梭在田垄之间,正向稻田里抛洒着蛙苗食料,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微笑。

据了解,凤阳县为安徽省70个有脱贫攻坚任务的县市区之一,属扶贫开发非重点县。截至目前,该县还有1个贫困村未出列,4150户9533人未脱贫。今年以来,凤阳县新建4个扶贫车间、4个扶贫驿站,就业帮扶累计带动贫困人口数998人就业。(完)

“现在员工们赶制的这批服装都是出口到欧洲的,自今年3月初公司正式开业到今年8月,我们销售额近300万元。”郭其志表示,目前公司外贸销售占比80%左右,主要以童装为主,产品出口德国、土耳其、意大利、美国等国家。生产的童装品牌得到了国外客户的好评。

刘府镇鼎耀服饰就业扶贫车间负责人、凤阳顶耀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其志告诉记者,其本人就是当地人,由于常年在外务工,在外积累了一些资金和管理经验,加之为了方便照顾家庭,他决定与浙江一个老板合作,在老家创办了这个服装厂,带动乡亲们就业。

记者在该扶贫车间看到,宽敞明亮的厂房内,员工们个个干劲十足,成品展示区各类挂有外文吊牌的书包、背包、户外用品等,显示出该扶贫车间产品生产的多元化和国际化。

曹国梅告诉记者,该车间员工很多都是当地家庭妇女,在这里她们上班自由一点,下班回家也方便带小孩,“由于公司产品都是销往欧美、日韩等国际市场,对产品质量要求严格,(工人们)上岗前我们都会对其进行专业的培训,培训后上岗。”

为做好就业精准扶贫,凤阳县小溪河镇打造农村“扶贫车间”就近就业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小溪河镇政府利用投资约150万元建成总面积3000平方米的农民工创业园,入驻企业凤阳县猎鹰户外用品有限公司。该企业采取以公司+生产车间+农户的生产模式,建设就业扶贫车间。

近日,中新网记者跟随“改革开放四十年、扶贫攻坚看凤阳”媒体采访团一行实地探访了安徽省凤阳县多个扶贫车间,记者发现,这些扶贫车间所生产的产品主要外销,很受国际市场欢迎。

中新网安徽凤阳9月19日电(记者 赵强)“这一批韩国的一万余件儿童书包订单还有一个星期就要交货了,我们工人都在认真赶制偏爱铃声软件挣钱小项目,现在是企业的生产旺季,订单很多。”安徽省凤阳县猎鹰户外用品有限公司生产厂长曹国梅拿着一件即将完工的儿童书包说。

农庄不断发展,也带动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截至目前,共计给村集体经济创收22.7万元。同时,农庄带动周围农户增收,就近招收长期务工人员6名,每人每月工资3000元,在水果采摘、运输的高峰期,招收临时务工人员达30多人,工资按天结算,每天100元。(罗坤 朱芮)

“当初回来创业,真是困难重重,基础设施、资金等真令我头疼,好在政府帮扶,解决了很多困难,才有现在的归园休闲农庄有限公司。”谈起创业之初,朱玉春感叹道。

农庄采取绿色生态种植理念,使用牛羊鸽子粪作基肥,用杀虫灯杀害虫,果园养鸡杀成虫,用厚地膜覆盖除草法种植西瓜等作物,用生草法种植葡萄等高架作物,配以人工机械除草,杜绝除草剂,致力于种出绿色、健康、鲜美的水果,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正因绿色种植模式,2019年归园休闲农庄有限公司荣获“安徽省示范家庭农场”、中国绿色食品认证、中国绿色食品会员单位等称号。

随着林果产业不断发展,朱玉春着手打造“四季鲜果釆摘园”名片,即春季有草莓,夏季有西瓜、葡萄、桃,秋季有梨,冬季有车厘子,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大锅灶,烧烤,垂钓,亲子采摘等休闲娱乐项目。

2011年春节,朱玉春夫妇从上海回到凤阳总铺镇老家,带着多年的经验开始谋划种植大棚西瓜,刚开始,朱玉春建设了8栋大棚,约10亩。随着附近人们对他西瓜的认可,效益也逐年提高,他对本地土质、气候条件也更加熟悉,于2017年在天津铺村流转100余亩土地,扩大大棚西瓜种植规模,同时还种植了桃、草莓、葡萄、梨、车厘子等水果。截至目前,归园休闲农庄有限公司大棚西瓜占地22亩,草莓占地3亩,葡萄占地30亩,桃占地30亩,梨占地20亩,车厘子占地8亩。

2000年以来,朱玉春一直在上海种植大棚西瓜,从育苗到种植,从施肥到修叉,朱玉春学习积累了丰富经验。“当初在上海种西瓜,就想着有经验了,有朝一日能回家办起水果大棚。”朱玉春说道。

向后面农庄看去,一棵棵桃树挂满沉甸甸的果实。归园休闲农庄有限公司是朱玉春在以前农场基础上,于2017年成立的农业公司,目前主要种植、销售草莓、西瓜、葡萄、桃、梨、车厘子等水果。经过多年摸索、打拼、创新,朱玉春的农庄已成为总铺镇重要的水果种植、销售基地,在周边也小有名气。

“你的桃子一共三斤,9块钱”“西瓜1块钱一斤,保甜”……6月29日早上,凤阳县总铺镇天津铺村归园休闲农庄有限公司门口的水果摊上,负责人朱玉春在忙碌着。

专题: 农村创业季   农村初创业   农村创业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