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河口适合做什么小生意

0 去试试创业网

陈氏薇夫妇表示,希望中越关系越来越好,两国老百姓感情越来越好,也盼望今后通关时段更长、边民走动更方便,让更多人光顾他们的小店。

近年来,由于引入了智能化通关系统,边民得以刷卡、刷脸快速通关,大大提高了人流物流效率。据统计,今年1月至10月仅河口口岸出入境就超过351万人次,同比大增15.5%。

云南河口适合做什么小生意

为保证小店正常营业,陈氏薇从河对面的老街请了五位女店员帮忙,其中三位定居河口,另外两位仍住在河对岸,她们早8点跨过中越南溪河大桥,自助通关来上班,下午4点多忙完又返回越南。

伴随中越交通设施改善,通关提速,红河两岸边民往来日益频繁,来河口的人越来越多自己在网上做点小生意好吗,大家口口相传,无名小店的名气水涨船高,生意也愈发红火。

“越南人饮食清淡,但河口人却爱吃辣。”鲍福生说。为照顾中国顾客口味,夫妇俩在保留越南鱼露、柠檬蘸水的基础上,新添了大蒜、小米辣等自助调料,搭配出“中越合璧”的味觉组合,大受顾客青睐。

调馅料、打米浆、蒸米皮……陈氏薇一边看店,一边为快满周岁的小儿子准备早饭,忙碌而快乐,她说:“福生对我和孩子非常好,邻居友好善良,我很喜欢在这边生活”。

“就像中国人老觉得饺子要妈妈包的才好吃一样,卷筒就是越南人的妈妈味道。妈妈把手艺传给我,我又把手艺带到中国,没想到这么受欢迎。”嫁到中国多年的陈氏薇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语。

越南卷筒,又称卷粉,是越南人餐桌上的家常味。把米浆在蒸板上抹匀,约半分钟蒸熟后,用竹签挑起轻薄透亮的米皮互联网创业导航 部分内容,卷上馅料,抽出竹签,便留下一条修长剔透的卷筒。

口碑就是最好的招牌。来河口出差的张女士就是回头客。“每次来河口都要找来吃,否则就觉得白来了。”她说,“老板娘清秀又周到,让人感到很亲切。”

上午8点,33岁的陈氏薇开的卷筒店就陆续坐满了客人。这家位于中国西南边城河口的小店已开了九个年头,仅供应卷筒和鲜榨果汁,不挂招牌。

瑶山乡牛塘村种植户李春林说:“今年我们村的木薯长势较好,目前我家今年栽种的木薯已经卖出去32吨,收入大概有18000元,现在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据技术专家介绍,种植木薯比其它作物投入少、省工、省肥,不用或少用农药,一般不用灌溉,种植周期在八个月左右,还可以间作套种,农户们通过种植木薯又多了一条增收门路。

据悉,红河谷生薯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共有社员310户,主要集中在瑶山乡和莲花滩乡。今年,公司一共从合作社收购了22660吨木薯。作为杂粮和饲料用粮,每吨鲜木薯仅200元左右,但作为酒精生产原料时,每吨鲜木薯可以卖到500—700元不等,可谓是摇身一变成了“香饽饽”。目前,河口县的木薯亩产大概在3吨左右,合作社以每吨550元到厂的最低保护价进行收购,价高不限,可以说种植前景广阔。

云南科维生物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伟说:“我们公司会有一个最低的保底价给农户,只要是农户种植出来的木薯,我们公司都会负责收购,这样就可以极大的降低农户的种植风险,引导农户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希望能多为河口的乡村振兴尽到我们企业的一份社会责任。”

云南科维生物产业有限公司是河口县一家以加工木薯、生产酒精为主导的龙头企业,每年需“吞吐”大量木薯原料。近年来,该企业利用自身优势,以“公司+村小组+合作社+农户+酒精厂”的发展模式,成立了红河谷生薯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和服务广大群众发展木薯产业,实现群众种植有全程技术指导、有农资扶持社区有什么好的小生意可做,产品全部回收就地深加工,提高群众收入,让农户得实惠,让企业得原料,实现双赢。

冬季,河口县莲花滩乡2000余亩四会桔陆续丰收,100余名当地群众实现就近务工。桔子鲜果皮初加工,制作成陈皮,可实现每亩产值3万余元。桔子种植、加工让该乡乡村振兴道路上又增一新兴产业。

专题: 女装加盟   童装加盟   互联网的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