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泾镇都能做什么小生意

0 去试试创业网

现在,陶瑞珍正在筹划陶葫芦特色农家乡村旅游景点,希望借助乡村旅游,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上“宝葫芦”,把小葫芦做成村民致富大产业。

宁夏平罗县潮湖村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葫芦烫画传承人陶瑞珍,带领村里7户村民成立了石嘴山市瑞宝工艺葫芦种植合作社,动员潮湖村家家户户庭院种植葫芦,美化乡村环境的同时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

兴泾镇都能做什么小生意

一根针、一把剪、一个烙铁加盟旋转小火锅多少钱,形象逼真的花草、婀娜多姿的侍女 、活灵活现的八仙过海……当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画面出现在葫芦上时就变成了“宝葫芦”。

伍芳芳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2016年,她和老公在村里开了一家名为宁夏伊瑞朵的食品厂。4年时间,夫妻俩不仅用小炉馍“烤”出了红火日子,还带动更多移民脱贫致富。

30岁的伍芳芳是金凤区良田镇金星村的移民。她怎么也没想到,从今年过年到现在,自家食品厂生产的炉馍彻底火了。有多火?过去一天做炉馍用250斤的面,现在得500斤,有时还不够。2月份到现在,差不多60天时间卖了5万多个炉馍。

以周景世荣、天地缘、丝路康花、爱必达等为代表,22家花卉企业落户兴庆区参与花卉生产,带动农户1080户,逐渐形成了盆花、鲜切花、花坛花、绿化苗木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为当地增收致富开辟了新渠道。

目前银川市兴庆区各类花卉生产总面积近7500亩,已建成花卉示范园区6个,花卉示范村8个,花卉苗木市场7个。鲜切花类占花卉总面积的三分之一,鲜切花80%外销到北京、天津、上海、新疆、石家庄、东南沿海等地,一部分走出了国门。

“今年我们计划和村民共同种植设施蜜瓜2400亩以上,年产蜜瓜2000万公斤,产值预计达到1.2亿元,使参与种植、管理的移民继续增加收入,让泾灵村户户有大棚、个个懂技术、人人会种瓜、一起奔富路。”宁夏夏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军说。

其中,建档立卡户320人,通过培训让220位村民掌握蜜瓜核心种植技术,并在泾灵村挑选数名大学生,培养成园区基层管理人员,为有日光温室的村民提供种苗、技术指导、释放订单,让其自主经营,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灵武市泾灵村是生态移民区、扶贫攻坚主战场,2019年宁夏夏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累计流转土地1058亩,带动移民480人从事蜜瓜生产。

宁夏茸源养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成平介绍,今年3月至今园区已带动50多人务工就业。下半年还计划建设加工生产线,生产鹿茸粉、中药饮片等产品,投产后至少能带动建档立卡户150人务工。

此外,今年隆源村还利用村集体资金在梅花鹿养殖扶贫园区托管了部分梅花鹿,通过支部+企业+农户的方式,预计能为村民增收200多万元。

隆源村梅花鹿养殖扶贫园区于2019年3月开始建设,现有300亩基地,与铁东村的60亩梅花鹿养殖基地共育有1300头梅花鹿,年产2000多公斤鹿茸。

普通人说起梅花鹿,首先想到的就是非洲大草原、动物园、鹿茸……谁会想到,贺兰县南梁台子隆源村搞起了梅花鹿养殖扶贫园区,带着全村一起走向了致富路。

怀远一品辣条已从一个手工作坊,变成流水线生产辣条的扶贫食品加工厂。该厂去年7月投产,每天可生产10000斤辣条,年利润130万元,为西夏区兴泾镇西干村村民提供了20个就业岗位,有13位建档立卡户在厂里上班。村民不仅在家门口就业,建档立卡户实现了脱贫致富。

和李敏幺一样,红树莓基地给原隆村居家妇女、“5060”人员、残疾人等带来一份稳定的工资收入。移民可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获得稳定收益,靠着树莓基地,很多村民摆脱了贫困。

有了这个基地,村里的居家妇女实现了完美“逆袭”,比如33岁的李敏幺,每天开着心爱的红色轿车到红树莓基地上下班,中午还能抽空照顾孩子和公公,她说,无论是在什么地方,她都会用辛勤地劳动来换取美好的生活。

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是永宁县最大的移民安置村,为帮助搬出大山后的移民脱贫致富,2015年镇政府通过流转原隆村土地2700亩,投资建设闽宁镇红树莓扶贫生态产业园,集红树莓特色种植、深加工、旅游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

此外,该合作社还直接帮扶兴泾镇农民养殖户100多户,为周边养殖户提供架子肉牛200多头,为其提供氨化玉米芯、青黄贮、苜蓿、稻草、麦草3000多吨,户均年增收3000元。

马秀明告诉记者,在合作社里,残疾人养殖户和种植户不仅不用担心青贮、玉米、秸秆等饲料的选购,就连牛也是集中在合作社一起养殖,到了销售的时候,合作社还会负责帮残疾户进行销售,可以说是“一条龙服务”。 不仅如此,为了帮助残疾人就业,合作社每年还会按季节临时雇佣困难残疾人及其亲友。截至目前,已累计雇佣11人,用工100多人次,户均增收3000多元。

据该合作社法人马秀明介绍,通过10年的发展,这里如今已经成为集种植、养殖为一体的专业合作社,统一采购配送饲草料、肉牛销售、防疫、配种、饲养,循环利用养殖废弃物,打造绿色食品,降低种植、养殖成本和风险,增加经济收入。“我们合作社成立以来,通过与入社养殖户、科研院所、种植户的紧密合作,吸引周边肉牛残疾养殖户入社,采取订单式种植、养殖的方式,与社员签订收购合同,间接带动周边残疾人户42户,其中肉牛养殖13户、饲䓍料种植29户。”马秀明说。

据了解,三鑫绿源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银川市西夏区兴泾镇西干村三组,占地面积50亩,社采用“合作社+基地+技术指导+农户”的运营模式。记者在合作社内看到,农户们的牛都集中在这里进行养殖,每天统一进行饲喂,农户自身也可以在这里打工挣钱。

自开业以来,这里共吸纳全镇48名劳动力就业,先后有277名农民在这里接受过技术指导。现在带娃开店的小生意好做吗,全镇有1000多户群众在马良兴的带动下,从事黄牛和羊只的饲养。

现在,在银川市西夏区兴泾镇,无人不知马良兴。出兴泾镇街道向南不到一公里,一座占地30亩,集饲养、屠宰于一体的良兴羊牛场映入眼帘。

为了使全村乃至全镇的养殖业尽快壮大起来,他主动与村委会和政府联系,免费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并到平罗、吴忠等地扩大市场,随后又开设了清真牛羊肉销售部,解除了部分养殖户销售难的后顾之忧。

马良兴得知情况后,将自己多年总结下来的养殖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小于,并筹集资金8000元,帮他做起了贩羊生意。现在,残疾人于宝亮也成为村上有名的养羊大户。

通过努力,马良兴已经从一名普通的牛羊养殖户变成了熟知畜产品市场规律的“老板”。兴盛村二组的于宝亮,几年前因车祸失去一只胳膊,从此失去生活的信心。

吸取初次养羊的教训,这次除了自己精心呵护,还请兽医定期检查防疫,同时认真学习养殖新技术,不断总结经验,逐渐掌握了养羊的技术要领。一年下来,羊只发展到70只,第二年就增至200只。

1997年的一天,马良兴偶然发现清真牛羊肉销售前景很好,回家后就试着买了几只羊,宰杀后到市场上去卖五莲县农村青年回乡创业,一天就赚了上百元。他又一次萌发了养羊的念头。

但由于不懂技术,防疫工作跟不上,1996年,一场麻疹病袭向他的养殖场,上百只羊一只只死去,当时,他心疼地哭了,赔了近万元,并发誓从此不干养殖业。

1994年,20出头的马良兴不甘心跟随父母守着几亩责任田,与本村伙伴搭车去了河南打工。在河南,马良兴看到一部分农户几乎家家都有家庭事业,或建工厂,或搞养殖基地,他知道这就是致富的路子。

专题: 醋膜加盟   酒店加盟   烧猪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