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炎热做什么小生意好

0 去试试创业网

目前,高温落区图上,鲜红色标识(≥40℃区域)还没褪去。家住成都的金萧雨发现自己的小区被划进了限电区,冰块也买不上了。她只能计划停电时,带着老人和小孩去同城的另一个亲戚家待一阵,像游击战一样,“哪里有电,就去哪里”。在眉山市青神县,有一群村民,因为酷暑难当,跑到了古墓里去乘凉。

当人类已经可以登上月球、将探测器送往火星之时,却因为极端的气候、短缺的电力,仍像古人一样,要用冰块来降温。这很像刘慈欣在《三体》中写的一个情节:数百年后,人类决定建一个地球文明博物馆,希望将地球的信息保存十亿年。但突然发现,量子存储器最多只能保存两千年,特殊金属材料制作的光盘能保存十万年,特殊的合成纸张和油墨制作的印刷品可以保存二十万年——但这就到头了。最后,唯一可行的方法是:“把字刻在石头上。”

天气炎热做什么小生意好

不能开空调的人们,高温中工作的人们,不得不依靠冰块,来对抗炎热。截至目前,全国超过260个高温预警正在生效,4000多家制冰厂也在不停运转,一块又一块冰块,被送往不同的地方。

国家气候中心评估,从今年6月13日开始至今的区域性高温事件,强度已达到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强。杭州、南昌、上海、福州、重庆、长沙等地高温天数超过25天,超过200个国家级观测站突破最高气温历史极值。

令人恐惧的是互联网 创新创业大赛 点评,地球升温的趋势,似乎并未停止。世界气象组织应用气象服务主管罗伯特·斯特凡斯基(Robert Stefanski)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往回看,今年夏天太热了;往前看,今年夏天可能会是最凉爽的一个夏天。”

2019年7月,冰岛失去了奥克冰川,当地人在一块纪念碑上刻下一封“告诫未来”的信:这是第一条痛失冰川地位的冰川。在接下来的200年里,我们所有的冰川都将遵循同样的灭亡路径。

虽然无数的冰仍在被制造出来,但一些真正意义上的“冰”,正在消融。自1850年以来,阿尔卑斯冰川的体积大约缩减了60%。照此速度,瑞士1500座冰川有半数将在未来30年内消失。

事实上,人类用冰降温的历史,已有数千年。早在春秋时期,《诗经》里就有凿天然冰的记载,周代还有专门管理藏冰的官职。到了汉代,古人已经可以运用夏造冰的技术,用热水造出冰块,然后存在冰窖里等待使用。1850年,美国佛罗里达物理学家约翰·格力在他的私人派对上,展示了第一台人工制冰机。

韩国首尔一名核酸检测人员,在防护服外穿了一件塞满冰袋的背心。韩国棒球联赛现场,斗山熊队教练金泰亨为了消暑,不得不把冰块装进塑料袋,然后顶在头上。

法国电视三台称,法国正在经历一场“冰块荒”。从5月初开始,法国的冰块订单呈爆炸式增长,冰块却“像阳光下的雪一样消融”。在一些城市里,如果一位顾客想喝一杯加冰的酒,可能需要额外支付2欧元(14元人民币)。

钱江晚报的一篇报道称,运冰人顾佳勇凌晨2点多就起床,3点开始工作。现在,他一天要多运几十条冰块,最多的时候要200条,每条100斤。“今年夏天比往年热,用冰也多,最近很忙。除了农贸市场,还有一些单位也需要冰块。”

跟着制冰机器一块连轴转的,还有运冰人。据宿豫区融媒体中心报道,一位叫张卫华的运冰人,每天早上4点就要起床,将冰块投入粉碎机,打成碎冰之后,装入塑料筐,再通过电动三轮车,送往华东农业大市场。他每天要跑上四五十趟,一直忙到晚上9点多。

那名“日入上万”的乐山小伙,原来经营着一家农场,搞水产和养殖。最开始,他买工业冰块给农场里的牲畜降温,后来索性买了两台制冰机自主造冰,结果这个夏天,卖冰成为了他的主业。现在,他一天可生产2000多个冰块,大约80吨。

“今年比较乐观,一下子扳回来好多(亏损)。”虽然他不愿意透露具体的收入,但当他听到“四川乐山小伙卖冰日入万元”的消息时表示,“完全有可能,甚至不止”。

为了跟上订单,原本每10小时需要停机散热的机器,只能24小时不停运转。为了防止机器过热,俞钢红为制冰机装上了空调降温,一台不够,最后增加到三台才解决。

它们中的一部分,被运往给海鲜、水果市场作冷冻保鲜用,一部分通过批发的小商贩之手到达没有空调、电商的老工厂、出租屋里;还有一部分冰块,则被政府采购,运往上海的各个核酸检测点——这也是今年夏天,俞钢红得到的最大订单。

每一天,上海玉湖制冰厂的机器24小时不停运转,产出13500多块冰块。工厂里机械臂高高抬起,一排整齐的水柱往冰块磨具里灌入。几个小时后,白色的冰块脱模滑出,工人师傅用特制的防滑钩将冰块拉入货车厢运走。12辆大小不一的货车,载着冰块奔向城市的各个角落。

需要冰块降温的,不只是人类。湖南岳阳的一名养殖户,为了保住自家的鱼苗,买了100块工业冰投进露天鱼池,因为水温达到45℃鱼苗就容易死亡;成都锦江区的电力工人,往电缆井底搬了近千斤的工业冰块,成功在半小时里让过热的电缆降了3℃;云南昭通的一段铁轨上,为防止铁轨在高温下变形,工人们用手推着大型冰块为轨道降温……

几经辗转,周敏贞找到了金华的一个“冰块物流枢纽站”。她至今也说不清那是什么地方,“是一家连地图上都尚未标识的工厂,好像许多冰块都要经过这里”。每一天上午七八点钟,周敏贞就跑过去排队,买下几块大冰块,然后自己开车运回去。有一天,她去晚了,冰块已经卖完了。

她又跑去海鲜冷冻市场,一位相熟的老板娘建议她凌晨三四点来这边碰碰运气,“有人就拉着一车的冰来卖”。但隔壁雪糕批发的老板却说:“我试过,没用。就算你一大早来排队,卖冰的也不会给散客。我这几块冰也是托了人情,从水产店老板那里弄来的。”

距离成都1700多公里的浙江金华,周敏贞也为买冰块费了很大工夫。因为8月初节目拍摄时需要用到冰块,她从7月底就开始打听“哪里可以买冰”。彼时,金华地区的气温已经连续多日在40℃以上,明晃晃的阳光让人睁不开眼农村创业青年梦想范文,照在皮肤上有一阵灼烧感。

“这是我们吃过最社牛的一顿饭。”常宁说,冰块成为了社交货币,成为了嘉奖礼物,也成为了网红商品。“冰块的价格从我16号买的12元/块,到第二天变成了20元/块,第三天50元/块。这几天,上百元的都有人买。”

在那个体感温度高达四十多度的傍晚,串串店的电风扇吹出来的都是热风。常宁和同事将五块冰竖在桌边,剩下一大块冰踩在脚下,“瞬间觉得气温降了四五度”。

同在成都的常宁,在8月16日傍晚有幸用过一批冰块。作为美食编辑,那一天,常宁和同事要去一家串串店拍一段视频。想到串串店里没有空调,她就托认识的朋友,运了6块冰来降温。

但是,这家公司用冰块降温的画面只存在了一天,行政部就去采购了一批电风扇。“其实并没有凉快多少,所以我们只采购了一次。”金萧雨说。放弃冰块的另一个现实原因是——第二天,卖家就告诉金萧雨,因为限电,自己的制冰厂可能要停工,没法再供货了——用冰块降温,进入了一场“死循环”。

很快,白色大冰块竖在工位密集的过道上,有人拿来饮料、水杯甚至藿香正气水放在冰块上冰镇,还有人一边拍照一边评价道:“真是分分钟穿越到《甄嬛传》里华妃降温的画面。”

当金萧雨和同事们推着蓝色小拖车,把20条冰块运进工位时,安静的办公室爆发出一阵兴奋的骚动。几名穿着短T恤、大裤衩的男士围上来想帮忙,其他人的眼神则紧跟着80斤重的大冰块移动。

第二天,她想起了一些老工厂会用冰块降温小生意股东合伙最佳方案,于是在电商平台上找同城的卖家,花600多元买下了20块工业冰块,并自己叫了货车,将冰块运到了公司。

金萧雨是一家位于成都高新区的游戏公司的行政。限电的第一天,她坐在极度闷热的办公室里,感到“热得头有些晕,身上不自觉地冒汗”。

专题: 互联网轻创业   互联网的创业   互联网创业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