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做什么小生意好做

0 去试试创业网

经过近3年的发展,独峪乡食用菌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乡村两级不断加强食用菌产品研发,拓展食用菌产业链,提高食用菌的品质和产量,已形成科研、种植、加工一体化和产销一条龙的食用菌生产和销售格局。引进食用菌种植项目,不仅盘活了村里闲置的资产和富余劳动力,而且壮大了村集体经济。2021年,张家湾村集体经济收入36万元,每年可带动村里3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增收8700元。同时,还辐射带动周边乡村300多人就业增收。

为了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张家湾村整合撂荒地24.3亩,投资300万元引进食用菌项目,建成能抗7级大风的14栋食用菌大棚及冷库、包装车间、加工车间等配套设施,大力发展灵芝、羊肚菌、香菇、栗蘑等菌菇产业,并按照“村委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吸纳当地农民就近进入基地务工。张谦以前种着一亩三分地,靠天吃饭,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村里发展食用菌种植项目后,他在家门口上班了,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走进灵丘县独峪乡张家湾村食用菌种植基地,一排排大棚整齐排列着烤肉卷饼加盟,大棚里的灵芝、香菇长势喜人。工人们穿梭在大棚里,忙着采收已经成熟的菌菇。

“别看这菌菇小,给咱农民带来的收益可不小。我一年四季都在基地干活,每月能挣3000元左右,还可以照顾家里的孩子和老人。”灵丘县独峪乡张家湾村村民张谦激动地说。

山西大同做什么小生意好做

企业和农户共生联结,通过种植菌菇带动乡亲们实现家家有产业,户户能就业,是赵斌发展食用菌栽培的初衷。目前,他积极打造的千亩万吨反季有机香菇基地即将落成,投入使用后可安置就业人员500人,直接带动农户1000户种菇,间接带动农民8000人受益。

当地农民段宏喜是2016年参与种菇的贫困户,他感激地说:“自家日子能好起来,全靠政府和公司帮扶种植蘑菇。”像段宏喜这样慢慢变成种菇大户的致富例子当地还有许多。从2017年到2020年底,赵斌的菌菇事业直接带动种菇农户265人,间接带动当地7986人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实现产业扶贫效益累计2510万元。在广灵县提起菌菇赵斌,人们无不竖起大拇指,他俨然是当地实至名归的“蘑菇大王”。

按照赵斌的说法,北野公司带动乡亲们致富的方式可以总结为:“公司+园区+农户”,带动农户栽培的主要品种是夏季有机香菇。通过农户直接进入公司参与香菇种植,获得工资收入;农户将自有资金投资于企业委托经营,获得投资分红;公司通过从农户手中租赁土地,建设食用菌种植大棚,农户获得土地流转收入;公司与当地村集体合作,村民获得集体资产收益分红。4种不同收益,让村民们的钱包渐渐鼓起来,生活更美好。

“2004年以前,都是小打小闹的个体栽培,攒了经验,有了积蓄,风雨20年,自己对食用菌栽培心得颇多。”赵斌说,当年,考虑到村里的乡亲比较贫困,他便创立了广灵县北野食用菌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带动乡亲们以工厂化栽培菌菇代替个体栽培,带领大家共同创业致富。通过16年的探索和努力,北野公司已发展成为集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和研发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当地食用菌栽培龙头企业,以栽培夏季香菇(鲜菇)为主,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新技术产品香菇菌包,成品率达到98%以上。

今年56岁的赵斌是一斗泉乡黑土坪村人,高中毕业后,他一头扎进原平农校食用菌班,认真学习食用菌栽培技术,想靠小小菌菇给自己找一条出路。“老话讲技多不压身,我就想学学种蘑菇,说不定真能‘种’出钱来。”赵斌告诉记者,学成归来,他信心百倍,租赁场地就干了起来。

走进双拱立体菇棚,从菇床里星星点点地冒出头的茶花菇一簇簇挨在一起,一眼望去,就像是遍地盛开的花朵。在当地种了30多年菌菇的赵斌说:“南方产菇一般是10月至次年4月,广灵夏秋季气候凉爽,5月至10月都能正常出菇,正好错开南方菇上市时间,所以我们的夏菇货少价高,卖得非常好!”

广灵县位于北太行山、恒山山脉之间农村小生意视频大全集合,曾是我省深度贫困县。近年来,该县将食用菌作为“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重点培育,朵朵花菇绽放,为这里的乡亲们打开了致富门路。

现在老马每天要卖400块豆腐,一块豆腐卖四块钱,半天就能卖1600块,现在市场越来越大,吃我豆腐的人越来越多。很多的公司食堂也订购他的豆腐,生意越来越好。

传统的豆腐制作工序,可以说过程很繁琐,但这样做的豆腐保证口感细腻,味道醇香,吃到嘴里特别滑嫩。不会像省略工序的豆腐缺少香的味道,让人吃到嘴里又涩又硬,放到锅里就是泛不大,不劲道。老马说:市里吃过我的豆腐的人,都说好吃!尤其是上了年龄的老人,都说:让他们尝到了40年前的味道。

总不能失败了就丧失生活的信心,一家人总得生活下去,2016年老马来到张家口市操起了老本行,那就是“磨豆腐”。而张家口市做豆腐的人比比皆是。况且这里销售的怀安豆腐也是挺有名的。知道自己要竞争就要拿出新的招数来,他知道现在人做豆腐图快,省略了很多制作工序,这样做出来的豆腐不仅口感不好,而且味道上也会有差距。尤其是点浆这个环节,老马沿用了传统手艺慢慢加温,缓缓点浆,直到豆花泛起、聚合成型,满屋弥漫着豆腐的香味才算完成点浆工序。

63岁的马太平,是山西大同市的天镇县农村人。自己打小时就跟亲戚学作豆腐。尝试了做豆腐的苦农村女大学生创业小吃生意,之后便就去做生意,生意做了几十年,结果一场投资失败让他两手空空回到了老家。

大同豆腐大叔马太平顺口溜:时代跑进快车道,光景天天在变好。我的豆腐个不小,营养万万不能少,豆香味道真得劲,吃过一次更回味。豆腐便宜又养生,老人越活越年轻。豆腐品质真健脑。

专题: 女装加盟   互联网创业大师   加盟小吃